欢迎访问深圳市苏泊特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 满足客户各类工业单头电热管的需求是我们最大的追求,用我们的努力,满足您的需求!
深圳市苏泊特科技有限公司
工业单头电热管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订制一站式方案解决商!
全国咨询热线
0755-29059861
13322991271
Banner
首页 > 行业知识 > 内容
热电偶测量误差和注意事项
- 2019-05-06-

在现有的温度测量系统中,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- 热电偶,由于其结构简单,常被误认为是“热电偶两线,连接到温控箱”,实际上并非如此。虽然热电偶的结构简单,但在使用中仍会存在各种问题。例如:安装或使用不当,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,甚至合格的热电偶测试都会因操作不当,使用失败,如在还原气氛中渗碳,如果不注意,K型热电偶会由于选择性氧化,也超出了耐受性。

为了提高测量精度,减少测量误差,延长热电偶的使用寿命,要求用户不仅要具备仪器操作技能,还应具备物理,化学和材料等知识。根据多年的实践,更详细地参考相关信息,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及其预防措施。

  2.热电偶线异质性影响

(1)热电偶材料本身不均匀

热电偶在测量室测试中,按规则插入测试炉的深度仅为300mm。因此,每个热电偶测试结果,特别是只能反映或反映测量开始时的300mm长热电偶线的行为,然而,当热电偶的长度较长时,大多数双线在高温区,如果热电偶线是均匀的,那么根据均匀的环路规则,测量结果与长度无关。但是,热电偶导线不均匀,特别是低等级金属热电偶导线均匀性差,而在温度梯度的场合,则局部会产生热电动势,电动势称为寄生电位。

在现有的贵金属,低合金热电偶验证程序中,热电偶的不均匀性尚未规定,仅在热电偶线标准中,热电偶线有一些不均匀的要求。采用头对尾试验方法计算热电动势。常规热电偶线生产厂,按标准,生产不均匀的热电动势,以满足产品的要求。

(2)热电偶丝采用异种制成

对于新系统的热电偶,即使不均匀的热电动势能够满足要求,但反复加工,弯曲热电偶变形导致加工,会失去均匀性,并且在高温下使用长期热电偶因均匀导线,如:插入工业炉的热电偶将沿着丝绸的劣化方向的长度,并随着温度的升高,恶化程度增强,当部件在温度梯度下退化的地方,也会产生寄生虫在测量误差中发生叠加在总热EMF中的电动势。

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热电偶在计量部门合格产品(大多数是金属热电偶)的实践中使用不合格。然后返回测量部门仍然合格,这主要是由双线异质性引起的。生产热电偶技术人员有个人经验,热电偶故障率也随着其长度的增加而增加。受热电偶线的异质性影响。总之,寄生电动势的异质性引起的误差,取决于热电偶线本身,异质性程度和温度梯度大小,其定量极其困难。

3.铠装热电偶的误差

(1)分流错误

瓦轴集团的铠装热电偶渗碳炉,不允许一周。为探究原因,笔者前往现场检查,但未发现异常情况,不得不从炉灶上取下测量室检测结果合格。所以有什么问题?根据热电偶现场安装的特点,研究发现问题是铠装热电偶分流误差造成的。

所谓的分流误差即用铠装热电偶测量的温度,当热电偶中间部分温度超过800°C时,由于其绝缘电阻降低,热电偶指示异常现象,称为分流误差。根据均匀回路原理,热电偶温度测量仅与测量端和参考端两端的温度有关,与中间温度分布无关。但是,由于铠装热电偶绝缘是MgO粉末,温度上升100°C,绝缘电阻下降一个数量级,当中间部分高温时,必须有漏电流,导致热电偶输出潜在的分流错误。

(2)分流错误情况

将铠装热电偶插入炉膛水平,规格和实验条件:直径ф4.8mm,长度25m,加热区中间部分长度20m,温度1000℃。在本实验中,热电偶测量与中间部分温差为200℃。如果测量结束温度高于中间部分,则产生负误差; 相反,产生正误差。如果两者之间的温差为200°C,则分流误差约为100°C。这不容忽视,分流误差条件和铠装热电偶类型和直径等因素[2]

4.调车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

有必要了解分流误差的影响因素,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少或消除分流误差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铠装热电偶的分流误差是由高温引起的。

(1)铠装热电偶直径

对于长度为9 m的K型铠装热电偶(MgO绝缘),只有热电偶的中间部分被加热。实验结果表明,分流误差的大小与其直径的平方根成反比(直径太小,不符合此规则),即直径越细,分流误差越大。

当中间部分温度高于800℃时,对于ф3.2mm铠装热电偶会产生分流误差。但是,ф6.4mm和ф8mm铠装热电偶,当中间部分温度为900℃时,尚未发现分流误差。对于ф6.4mm(热丝直径Φ1.4mm)和ф8mm(加热丝直径ф2.0mm)的铠装热电偶,中间部分温度为1100℃时,产生直径为ф8mm的铠装热电偶。分流误差仅为ф6.4mm的一半。该值(50%)近视在两个铠装热电偶线径方形(1.42 / 2.02),和电极线直径的平方比,即线电极的电阻比。因此,为了减小分流误差,应选择铠装热电偶直径的直径。

(2)中间部分的温度

如果中间部分温度超过800℃,可能会出现分流误差,其大小会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增加。因此,除测量端外,其他部分应尽可能避免超过800℃。

1)加热区中间部分的长度和位置

当加热区温度高于800℃的中间部分时,加热区长度越长,离测量侧越远,分流误差越大。因此,加热带的长度应尽可能短,并且不要从测量端加热以减少分流误差。

(3)热电偶线的电阻

当护套热电偶直径相同时,分流误差将随着热电偶线电阻的增加而增加。因此,使用小电阻热电偶线更好。例如,与K型热电偶相比,具有相同直径的S型铠装热电偶将分流误差降低了40%。因此,S型热电偶可用于测量炉温场分布,成本高,但更准确。

(4)绝缘电阻

在高温下,氧化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下降。分流误差主要取决于高温部分的绝缘特性。绝缘电阻越低,分流误差越容易。当绝缘电阻增加10倍或减小到1/10时,分流误差将减少到1/10或10倍。为减少分流误差,应尽可能使用尽可能厚的铠装热电偶,增加绝缘厚度。如果上述措施无效,不得不使用组装热电偶。

5.短程有序结构变化(K态)

K型热电偶在250℃-600℃的温度范围内,由于其微观结构的变化,形成短程有序结构,它会影响热电势和误差,这就是所谓的K态[3]。它是Ni-Cr合金独特的晶格变化。当Cr含量在5-30%的范围内时,存在原子晶格的有序无序转变。由于Cr含量和温度的变化引起的误差。将K型热电偶从300℃加热至800℃并在50℃的温度下取出以测量电位。450℃至450℃的大偏差在350-600℃范围内,均为正偏差。因为K态存在,使K型热电偶温升或冷却试验结果不一致,所以在低成本热电偶验证程序中明确规定了测试顺序:从低温到高温的逐点温度测试。而且,在400℃的试验点,不仅传热效果差,难以达到热平衡,而且恰好处于K态误差大范围。因此,判断这一点是否合格是明智的。

Ni-Cr合金的短程有序结构变化现象不仅存在于K型,而且存在于E型热电偶正极中。但是,E型热电偶只有K型的2/3作为变化量。总之,K状态与温度,时间有关,当温度分布或热电偶位置发生变化时,偏差会发生很大变化。很难准确评估偏差的大小。

苏泊特微信公众号苏泊特微信公众号
技术支持技术支持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宝石南路第三工业区 电话:0755-29059861